?索引號: | 3605210001-2023-00222 | ?信息分類: | 財政預決算 |
---|---|---|---|
?內容分類: | ?發文日期: | 2022-10-21 | |
發布機構: | 縣財政局 | ?生成日期: | |
?生效日期: | ?廢止時間: | ||
文號: | ?關鍵詞: | 三公,水花行動,三公經費,整體支出, | |
名稱: | 【預算績效】2021年度分宜縣教育體育局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 |
財政資金支出績效評價報告
單位名稱:2021年度分宜縣教育體育局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
項目類別:其他類
主管部門:分宜縣人民政府
項目實施部門:分宜縣教育體育局
委托單位:分宜縣財政局
評價機構:江西大信誠信會計師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新余分所
2022年10月20日
2021年度分宜縣教育體育局部門
整體支出效評價報告
前 言
為推進財政支出預算績效管理,強化預算支出責任理念,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在教育體育管理工作中的作用,確保資金投入充分發揮效用。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省政府關于全面推進預算績效管理的實施意見》(贛府發【2013】8號)和《省政府關于改革完善預算管理制度的意見》(贛府發【2015】11號)及新余市財政局有關文件及規定的要求,江西大信誠信會計師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新余分所受分宜縣財政局委托,對分宜縣教育體育局2021年部門整體支出實施績效評價工作。評價組通過績效評價,總結了分宜縣教育體育局的工作經驗和做法,指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建議,以期在今后的工作中進一步提升和完善工作流程,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績效。
一、基本情況
(一)單位基本概況
分宜縣教育體育局系分宜縣人民政府工作部門,正科級。2021年編制部門核定編制35名,其中:行政編10名、全額補助事業編25名。實有人數67人,其中:在職在編34人(行政9人,事業25人)、離退休25人,聘用人員1人,遺屬6人。
1、貫徹執行國家和省、市教育體育工作的方針、政策。組織研究、擬定全縣教育系統教育發展規劃、改革方案、協調督促落實縣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決定事項、工作部署和要求等。負責指導全縣中小學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設工作。
2、負責全縣教育體育事業的統籌規劃和協調管理;承擔義務教育辦學行為和教學改革的具體工作;負責教育基本信息的統計、分析和發布。
3、負責推進全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促進教育公平的責任。負責義務教育的協調與組織實施工作,促進各類學生平等接受義務教育;負責指導普通高中教育、幼兒教育和特殊教育工作;負責組織實施基礎教育國家課程教材計劃,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4、執行基礎教育評估標準。承擔中小學的德育工作、校外教育工作、基礎教育考試評價工作;負責基礎教育發展水平和質量的監測工作。承擔中小學布局結構調整的相關工作;落實國家基礎教育基本要求,承擔教學輔助材料管理工作;負責指導中小學教學信息化、圖書館和實驗室設備配備工作;負責指導普通高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工作。
5、負責以培養技能人才促進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的發展與改革工作。
6、指導各級各類學校黨的思想政治工作、德育工作、體育衛生藝術教育工作及國防教育工作,指導各級各類學校師德師風建設。
7、主管全縣教師工作,執行中小學教師資格標準,組織實施師資學歷達標工作;管理全縣教師隊伍,承擔中小學教師培訓和專業繼續教育、遠程教育工作;負責教體系統人才培養和選拔工作。
8、貫徹執行國家語言文字工作的方針、政策,指導并監督檢査語言文字應用工作,負責指導推廣普通話工作以及普通話師資培訓工作。
9、按規定做好校舍建設工程、校舍維護、教學設備的規劃編制、項目報批、組織實施和質量、安全監督檢查工作;承擔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的統計、監控工作;會同有關部門統籌管理各類教育專項經費、各類教育基礎建設投資和國內外教育援助資金;負責教育體育國有資產管理和財務監管工作。管理學生資助工作。
10、負責組織實施全民健身計劃,指導開展學校體育、農村體育、社區體育、民族體育、社會體育等群眾性體育活動實施國家體育鍛煉標準,指導國民體質監測和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建設工作;指導青少年體育工作;會同有關部門規劃、指導體育設施建設;負責全縣體育人才培養和選拔工作。
11、明確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組織、指導、監督檢查全縣各類學校安全管理和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和落實學校安全管理責任制。協調縣政府有關部門做好校車、校舍安全管理以及消防、防雷安全管理。負責全縣各類學校安全生產信息統計分析報告工作,牽頭組織、指導協調全縣各類學校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參與教育系統安全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指導、監督經教育部門批準設立的全縣各類學校的實驗室危險化學品、易制毒化學品使用安全管理工作。對經教育部門批準設立的全縣各類學校開展應急知識教育進行指導和監督,督促全縣學校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應該突發事件應急預案,落實安全防范措施。
12、完成縣委、縣政府交辦的其他任務。
(三)2021年度重點工作計劃
2021年瞄準短板缺項,夯實教育基礎,把工作重心放在辦學條件改善、教育質量提升和促進內涵發展上,努力推動基礎教育由基本均衡向優質均衡發展,開啟我縣教育事業“提質換擋”新階段。
1、精心謀劃好教育發展規劃。在全面總結教育“十三五”成效的基礎上,謀劃好“十四五”各項工作,做好頂層設計。根據《分宜縣支持教育高質量發展若干條措施》,聚焦我縣教育熱點和難點問題,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推動分宜教育高質量發展。
2、全力加快重點項目推進。持續增加城區學位,加快推進莊塘中學、鈐豐小學、二中綜合教學樓(二期)、洋江中心學校教學樓及職業技術學校(二期)項目建設;加快鄉村小規模學校和寄宿制學校建設,全面排除學校安全隱患,改善農村學校辦學條件。加快教育信息化發展,促進“專遞課堂”“名師課堂”“名校網絡課堂”三個課堂建設與應用,推動“智慧(數字)校園”建設,深化教育云服務體系建設與應用。
3、悉心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堅持多渠道招聘補充教師,進一步優化教師隊伍結構。深化教學精細化管理,開展好常規教學督查,重點抓好教研教改、教師信息化應用能力提升,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嚴格落實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要求,激發教師干事創業熱情,提升教師幸福指數。同時, 扎實開展師德師風專項整治,嚴明工作紀律,維護教師職業良好形象。
4、切實做好教育扶貧。認真開展教育扶貧回頭看,進一步查漏補缺,加大對精準扶貧對象和城鎮貧困戶在校就讀學生的摸排力度,確保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享受教育扶貧資助政策全覆蓋。夯實控輟保學 “雙屬地任制”,確保全縣學生不因疫情、貧困、身體等原因失學、輟學。組織教師包村包戶建立完整的檔案、收集填寫正確的學生信息、取得學生受資助的佐證材料。
5、筑牢校園安全穩定防線。強化安全措施,織細織密安全防護網,重點按照校園安全“三個百分之百(中小學封閉化管理達到100%,-鍵式緊急報警、視頻監控系統與屬地公安機關聯網率達到100%,中小學專職保安員配備率達到100%)”要求,配齊配強安保人員以及一鍵報警設備,確保師生的生命財產安全。加強學校后勤精細化管理,推進學校食堂“明廚亮灶”管理,指導各校做好新冠感染等傳染病防控、食品安全等工作,千方百計維護好教育穩定。
6、聚力解決群眾關切的熱點問題。扎實做好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認定和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專項治理后續工作,盡快出臺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回收回購以及人、財、物配套政策,切實讓群眾享受到更普惠、更優質的學前教育資源。加大培訓機構專項治理,從嚴查處公辦教師參與培訓機構行為,真正為學生減負、家長減壓。
7、解決縣職業技術學校達標的問題。加快學校二期工程建設進程,加大招生力度, 強化協調配合,從快從好解決在達標評定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完成縣職業技術學校“省級達標?!鄙贽k工作。
8、持續健全教育督導體制機制建設。強化教育督導隊伍建設,配強配足專兼職督學,常態化開展督導工作人員培訓,促進教育督導隊伍專業化成長。圍繞教育中心工作,針對教育教學熱點、重點和難點問題,組織開展各類專項督導檢查,做好各級各類督導考評和迎檢工作。
9、持續抓好群眾性體育活動。大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舉辦職工運動會、農民運動會、婦女健身大賽等綜合性大型體育賽事活動20次以上,組織群眾喜聞樂見的體育比賽活動,建立科學的競技體育人才培養和管理體系,有效提高競技運動水平,推動群眾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產業協調發展。建好群眾身邊的健身場地,加大力度引進休閑體育商戶或建設-批現代化運動休閑項目,打造新型運動休閑中心,推進體育+休閑模式。建立科學的競技體育人才培養和管理體系,完善縣業余體校建設,培養輸送德才兼備的優秀體育人才。加快“智慧體育”平臺構建,實現體育數據共享。
二、分宜縣教育體育局部門整體收支情況
1、整體收支情況
(1)收入情況:全年收入16458.75萬元,其中上年結轉7876.88萬元;本級預算安排8280.82萬元(含預算調整7782.92萬元),政府基金撥款301.05萬元。
(2)支出情況:全年支出16458.75萬元,其中:基本支出1686.46萬元(人員支出1452.85萬元、公用支出233.61萬元);項目支出14772.29萬元(普通教育支出10745.05萬元、職業教育支出185.1萬元、教育費附加安排的支出2551.64萬元、其他教育支出260.27萬元、文化旅游與傳媒支出401.16萬元、城鄉社區支出252.15萬元、進修及培訓支出123萬元、其他支出253.92萬元)。
(3)本年結余情況:年未無結余結轉。
2、三公經費支出情況
2021年部門預算安排“三公”經費10萬元;實際支出8.17萬元,其中:公務接待費8.17萬元。“三公”經費節約1.83萬元。
三、績效評價工作情況
(一)分宜縣教育體育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省政府關于全面推進預算績效管理的實施意見》(贛府發【2013】8號)、《省政府關于改革完善預算管理制度的意見》(贛府發【2015】11號)及《分宜縣財政局關于下達2021年縣級財政預算的通知》(分財預【2021】1號)和新余市財政績效局有關文件及規定的要求。
(二)分宜縣教育體育局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目的
通過對2021年分宜縣教育體育局預算配置、預算管理、資產管理、職責履行、履職效益等內容的績效考評,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為財政部門預算管理提供決策依據。
(三)績效評價原則、指標評價體系、評價方法
1、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原則:遵循客觀公正,操作簡便高效,尊重客觀實際、實事求是的原則。
2、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體系:指標體系包括共性指標和個性指標兩部分,本次主要參照了財政部門制定的《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相關內容,設置科學合理可行的評價體系,包括投入指標(目標設定、預算配置)、過程指標(預算執行、預算管理、資產管理)、產出指標(職責履行)、效果指標(履職效果)。具體詳見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表(一)(二)(三)。
3、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方法:主要采用投入產出效益分析法、比較法等方法。
(四)分宜縣教育體育局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過程
1、前期準備:按照績效自評工作需要,大信誠信會計師事務所新余分所績效評價工作小組,對相關的國家法律法規進行了認真學習,掌握政策。
2、組織實施:核查2021年度同級財政預算批復執行及部門整體支出情況,著重核查了“三公經費”及資產管理、內部控制制度情況,根據部門職能和年初制定的績效考核目標進行了績效考評。
3、分析評價:對評價過程中收集資料進行歸納,匯總分析,依據設定的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進行了評分,形成了綜合性書面報告。
四、分宜縣教育體育局部門整體支出使用和管理情況分析
(一)整體支出情況分析
1、整體支出情況分析:2021年分宜縣教育體育局部門整體支出16458.75萬元,其中基本支出1686.46萬元,占總支出10.25 %(人員支出1452.85萬元,占基本支出的86.15%,公用支出233.61萬元,占基本支出的13.85%),項目支出14772.29萬元,占總支出89.75%。
2、“三公經費”支出情況分析:2021年分宜縣教育體育局“三公經費”預算10萬元,實際開支8.17萬元,比預算節約1.83萬元,其中:公務接待費比預算資金節約1.83萬元,三公經費控制率81.17%。
(二)整體支出管理情況分析
1、預算管理。在支出預算編制上,人員經費按照配置定額,公用經費分類分檔,按定額編制;根據“總量控制,計劃管理”的要求編制行政經費和項目經費,控制“三公經費”;按照預算科目和項目資金的規定使用財政資金,保障了分宜縣教育體育局整體支出的合規。
2、財務管理,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公物購置使用、接待會務、車輛使用等管理制度,并嚴格按照制度管理和執行,防范風險,保證財政資金的安全運行。
3、固定資產管理:按照厲行節約,物盡其用的原則,對資產管理采取統一建賬、統一核算管理、對每件固定資產使用明確保管職責,閑置的資產,由辦公室統一調整,合理流動,發揮其效益,至2021年末固定資產301.84萬元,其中本年在用的固定資產301.84萬元。
五、整體支出綜合評價及結論
(一)投入指標(15分)
投入指標為預算配置,該指標主要考核單位在職人員控制情況,“三公經費”安排變動情況,重點支持安排比重等。預算配置分為財政供養人員控制率(5分)、“三公經費”變動率(5分)和重點支出安排率三個三級指標。
分宜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編制35名,2021年在職在編34人,未超編;“三公經費”預算與上年持平,重點項目支出大于60%,該指標不扣分,得15分。
該指標權重15分,實際得分15分。
(二)過程指標(35分)
過程指標分為預算執行(18分)、預算管理(9分)、資產管理(8分)三個二級指標。
1、預算執行(18分)
該指標主要考核預算調整情況,預算支出進度,年末資金結余結轉情況,公用經費控制情況,“三公經費”控制情況,政府采購控制情況。分宜縣教育體育局年初預算年初預算497.9萬,本年追加(16458.75-14499.58)1959.17萬,調整率393.49%,扣3分;公用經費控制率欠佳,公用經費預算40.97萬,實際支出233.61萬超支192.64萬元,控制率570%,扣3分;政府采購執行率不佳,年初采購預算40.97萬,實際購買13.01萬,采購率31.75%,扣3分;實際得分9分。
2、預算管理(9分)
該指標主要考核預算管理制度的健全性,預算資金使用的規范性,預決算信息公開性和基礎信息完善性。相關管理制度沒得到有效執行,未見項目建設招標和政府采購制度,學校設備購置未見政府采購,報表僅費用13.01萬元政府采購金額,扣2分;基本支出擠占項目支出,基本支出預算463.8萬,實際基本支出1686.46萬,水花行動多支付追加6.21萬,存在白條報賬現象,扣2.5分。賬表不一,三公經費決算報表標明年初預算12萬,導出預算公布三公經費10萬元,扣1分;實際得分3.5分。
3、資產管理(8分)
該指標主要考核資產管理制度的健全性,資產管理的安全性和固定資產利用率。該指標不扣分,實際得分8分。
該指標權重35分,實際得分20.5分。
(三)產出指標(30分)
產出指標主要指職責履行情況,主要考核職責實際完成率(10分)、職責完成及時性(10分),質量達標率(5分)和重點工作辦結率(5分)四個三級指標。
1、實際完成率(10分)
該指標主要考核分宜縣教育體育局履行職責情況、實際完成工作數與計劃工作數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門(單位)履職工作任務目標的實現程度。(1)推進義務教育階段“雙減”政策有待加強。一是作業管理不到位,減輕學生作業負擔效果不明顯,如分宜中學通過對284名初中生問卷調查,有16%的學生反映完成作業超時,一小一年級放學后還存在發試卷現象,二小五年級布置的作業要兩個小時才能完成;二是讀物長期沒更新,分宜中學、二中、五中、二小、三小等圖書陳舊,大部分在 2018 年前購置;三是課后延時服務內容單一,基本以文化課作業輔導為主,未能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2)落實市委“水花行動”監管有差距。存在工作人員履職不到位、費用支付不合理問題。2020-2021年縣教體局在“水花行動”中比實際中標價格多支付中標公司62092.12元。簽到表只是簡單的打“√”而沒有簽名,容易造假。通過電話隨機抽查2020年和2021年分別39名、24名家長確定其小孩沒有參加,點名表上卻有這些學生參加。支付費用不合理,“水花行動”每期為10天,有些學生只參加一兩次也全額支付了費用。合格率只有61%,沒有達到縣城80%、農村70%的標準。(3)財務監管存在漏洞。一是財務管理不規范。2019年至2021年使用不規范票據報銷乘車差旅費合計6434元。二是社會捐款資金閑置。2021年底縣教體局接收社會捐款合計224.46萬元一直在賬上,沒有按照捐助協議中捐助人意愿使用捐贈資金。(4)對下屬學校建設、維修工程監管不到位。部分學校政府采購項目程序不合規;在建項目工程款未留質量保證金和履約保證金;存在重復計算工程量、多計工程款、超出合同價支付工程款現象。該指標扣4分,實際得分6分。
2、完成及時率(10分)
該指標主要考核分宜縣教育體育局在規定時限內及時完成的實際工作數與計劃工作數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門履職時效目標的實現程度。捐贈支出任務未及時完成???分,實際得分9分。
3、質量達標率(5分)
該指標主要考核分宜縣教育體育局達到質量標準(績效標準值)的實際工作數與計劃工作數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門履職質量目標的實現程度。由于實際完成率沒有全部完成,質量也沒有全部達標???.5分,實際得分4.5分
4、重點工作辦結率(5分)
該指標主要考核分宜縣教育體育局年度重點工作實際完成數與交辦或下達數的比率,用以反映對重點工作的辦理落實程度。該指標不扣分,實際得分5分。
該指標權重30分,實際得分24.5分。
(四)效果指標(20分)
效果指標主要指履職效益,主要考核經濟效益(5分),社會效益(5分),生態效益(5分)和社會公眾或服務對象滿意度(5分),四個三級指標。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為設置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指標時必須考慮的共性要素,根據部門實際并結合部門整體支出績效目標設立情況有選擇的進行設置。分宜縣教育體育局沒有經濟效益指標任務不扣分。該指標得20分。
該指標權重20分,實際得分20分。
(五)整體支出綜合評價結論
1、評價結論:根據考核評分細則,考評組認為分宜縣教育體育局2021年部門整體支出,能夠按照國家的相關財務管理制度規定,財務制度健全、依照計劃管理使用,部門整體支出對維護全縣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按照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對照打分得出的結果為80分,等級為“良”。
2、取得成績:分宜縣現有各級各類學校43所,其中完中4所、職業學校1所、進修學校1所、完全小學21所、教學點13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特教學校1所、民辦十二年一貫制學校1所。幼兒園79所,其中公辦幼兒園42所,民辦幼兒園37所,全縣公辦學校教師2841人,其中中小學編制教師2387人、特崗教師58人、三支一扶教師12人、政府購買服務教師384人。全縣幼兒教師738人,其中編制教師64人、政府購買服務幼兒教師40人、保育員21人。全縣現有36種類的體育場地1624個,面積70.7055萬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2.2079平方米,城市社區和鄉村體育設施覆蓋率達到100%,已建成三級全民健身設施網絡和基本建成城市社區15分鐘健身圈。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673人。2021年被評為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
(1)堅持問題導向,深化改革創新,全面開創分宜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聚焦教育事業發展薄弱環節、熱點難點問題和體制機制障礙,在教體系統廣泛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先后組織教師、校長、學生家長、教育系統老領導老同志代表四個專場座談會,通過網絡與媒體向4萬余名家長、2千余名教師和熱愛教育的社會各界人士征求關于助推我縣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問題和建議,出臺《分宜縣關于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并務實高效召開分宜縣教育大會,為分宜縣教育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2)強化“五項管理”,規范校外培訓,“雙減”專項治理行動取得良好成效。出臺《關于切實加強我縣中小學生“五項管理”工作的通知》,建立中小學生作業總量控制和作業檢查制度,提高作業設計質量。全面推開課后服務,全縣參與學生35700人,占比96%,開設圍棋、書法、美術假期培訓班,拓寬假期課后服務途徑。開展校外培訓機構集中整治,排查證照不全校外培訓機構16所,取締學科類6所,非學科類3所;對全縣69所校外培訓機構的違規行為始終保持高壓態勢,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切實減輕學生學習負擔。
2、主要做法:分宜縣教育體育局在縣委、縣政府正確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穩步提升教育質量,傾心回應群眾期盼,各項工作呈現出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
(1)黨建工作卓有成效。一是夯實基層基礎,扎實推進基層組織建設。規范發展新黨員21名,抓好“黨員先鋒示范崗”的創建,打造了一批黨建示范點,實現了中小學黨建述職評議考核“全覆蓋”,推進基層黨建“三化”建設。二是突出思想建黨,扎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組織黨員學習四個專題黨史和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撰寫心得體會文章,開展黨史學習宣講175場次;依托羅坊會議紀念館、操場白泥垇等紅色資源,組織開展現場教學;完成“我為群眾辦實事”28項,積極推動“潤心行動”、“水花行動”等民生實事,取得良好社會反響。三是開展警示教育,扎實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組織黨員觀看近年來查處的典型案例、酒駕、醉駕警示教育片;深入查找廉政風險點30余處,并逐一制定防控措施;認真調查核實信訪舉報件,做到100%按期回復和辦結;嚴肅責任追究,給予16名教職工黨內嚴重警告、降低崗位等級、記過等處分。
(2)素質教育更加深入。一是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組織開展“綠色、紅色、古色”三項文化教育活動,開展童心向黨主題教育。開展講黨史故事、讀書征文、手抄報評比等活動,引導廣大師生大力發揚紅色傳統;以“我們的節日”為契機,廣泛開展“三項文化”教育、生態文明、志愿服務、祭英烈等文明實踐活動;組織開展“新時代好少年”“三好學生”評選和推薦上報工作。二是扎實開展體藝衛工作。開齊開足音體美思政等課程,組織開展中小學校大課間活動評比及中小學生校園足球聯賽,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校園藝術節展演,并推薦4個節目參演省中小學藝術節。三是扎實開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力推進“潤心行動”,開展了50余場心理健康教育知識講座、8場家庭教育講座,共有700余名家長、3萬余名學生參與,為學生心理健康保駕護航。四是開展“推普周”系列活動。開展了“三字一話大練兵”、“啄木鳥在行動”等系列活動100余次,參與活動1萬余人次,學生生用語用字能力得到了進一步提升。五是加強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實施“明亮行動”,規范學生手機管理,改善教室視覺環境,安裝利于視力健康照明設備,每學期對學生進行1 次視力監測,贈送近視眼鏡近百副。
(3)各類教育均衡發展。一是學前教育保教質量進一步提升。全縣學前三年毛入園率85.6%,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數占比59.3%,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為99.3%;嚴格規范辦園行為,建立規范辦園行為長效管理機制;發揮縣中心幼兒園及舞蹈工作室龍頭作用,先后組織送教下鄉和教學研討交流活動20余次,極大提升幼兒園教師保教水平。二是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進一步鞏固。加大控輟保學力度,小學、初中入學率100%,義務教育鞏固率98.1%。實施“強校+新?!奔瘓F化辦學、“強校+弱?!眳^域教研模式,縮小城鄉、校際差距。規范招生行為,首次依托全市招生報名系統,規范信息采集,加強報名信息監督管理,嚴格實施就近入學,保障了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與當地學生平等接受義務教育。三是普通高中教學質量進一步提升。全縣高中階段毛入學達92.1%。穩妥推進高考綜合改革,逐步落實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落實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有序推進選課走班。高考再攀高峰,一本上線人數為335人,二本及以上人數為847人,藝體上線人數為242人。四是職業教育基礎發展進一步升級。二期主體工程已完工,順利完成省級達標校驗收。加強了學校管理,引進了高端管理人才,增加了熱門專業,初步完成職業教育產教融合體系建設。五是特殊教育入學權利進一步保障。進一步完善以“特教學?!睘橹攸c,“隨班就讀”為主體,“送教上門”為補充的就學體系,落實69名學生送教上門服務,殘疾少兒入學率為96.9%。
(4)隊伍建設穩健有力。一是推進教育人才引進工作。全省統招教師116名、特崗教師20名,招募三支一扶教師8名,直招引進教師16名,回引本籍教師18人,“定向培養”鄉村教師60名。繼續通過方式緩解師資不足矛盾,政府購買服務中小學教師384名,幼兒教師40名、保育員21名。二是持續推進教師交流輪崗。全縣220名教師參與交流輪崗,城區20名教師到鄉鎮學校支教,均衡城鄉師資配置,優化教師隊伍結構。三是抓好名師工作室建設。建有名師工作室36個,其中縣級名師工作室6個,市級名師工作室1個,省級名師工作室1個,參與教師530名,組織開展送教下鄉85節,示范研討70余節,主題沙龍16次,積極發揮示范引領輻射作用。四是助力教師成長。線上線下開展教師全員培訓,舉辦教學基本功優質課和素養大賽186節,青藍結對余200對,各級課題立項審核61個,極大提升了教師專業素養。
(5)教育保障有效落實。一是基礎建設有序推進。完成洋江中心學校教學樓和分宜二中教學樓(二期)建設,新增學位1450個;啟動了莊塘中學、鈐豐小學、職業技術學校(二期)、分宜鎮中心幼兒園、高嵐中心幼兒園等項目建設;加快薄弱學校改造,排查老樓危樓21棟,并全部進行整改。二是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投入資金808萬元,配備辦公云桌面電腦1035臺,改造多功能室5個,補充了一批中小學室外體育器材,對鄉鎮學校校園網進行了二期改造;開展教育信息化應用培訓,參訓教師近600人,有效地促進教師教學常應用水平。三是全面落實教育資助政策。下發各類貧困學生資助金637.5萬元,資助貧困學生達10425人次,做到“應補盡補,一個不漏”,確保全縣無一人因貧失學;為777名在校大學學生辦理生源地助學貸款692萬元,助力學生夢圓大學。四是升級“小荷工程”服務。投入資金近200萬元,添置維修改造食堂、宿舍設施設備;因地制宜開辟“小荷菜園”18個,收獲疏果補貼食堂,降低學生用餐成本;“營養套餐”推廣率達100%,培養學生科學進食好習慣,合計惠及學生4086人(含德仁苑68人)。
(6)校園安全常抓不懈。一是筑牢師生安全意識。開展安全宣傳進學?;顒?/font>58場,災害避險逃生、自救互救演練40場,“模擬法庭”“中小學法治文化苑”等特色普法宣傳、法制講座84場,參與師生達6萬余人次;組織全縣近3萬名學生參加禁毒知識競賽,參與率、滿分率全省排名第一。二是扎實推進防溺水工作。通過印制防溺水宣傳畫、主題班會,校園宣傳欄,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廣泛、深入地對學生進行防溺水安全教育;多場次開展心肺復蘇、預防溺水應急培訓,提升師生溺水應對處理能力;不定期到校園周邊的重點水域巡邏巡查,全縣范圍內的山塘水庫設立安全警示牌,并投放救生竿、救生圈等應急救生設備849個;扎實開展“水花”行動,對全縣小學四年級 4173名學生進行游泳技能培訓。三是筑牢校園安全防線。在全縣教學點和職業技術學校安裝19個視頻監控攝像頭,確保所有學校視頻監控全覆蓋;加強專職保安隊伍培訓,提升保安服務水平和業務能力,實現學?!白o學崗”百分之百全覆蓋;排查校園及周邊安全隱患41處,安排隱患整改資金388萬元。四是抓實校園疫情防控。強化校園封閉管理、全面清潔消殺、備足備齊防疫物資、安全隱患排查等防疫措施,做細校園疫情防控工作;積極推進疫苗接種,全縣師生接種率達99%。
(7)督導效能逐步顯現。一是做好“兩項考評”工作。順利完成2020年省高質量發展考核評價“教育發展”考評工作,總得分為8.47,全省排名34位;完成了2020年度縣(市、區)黨政干部履行教育職責考評工作并取得了優秀等次,并榮獲“2020年江西省縣(市區)黨政領導履行教育職責考評先進單位”。二是組織開展專項督導工作。充分發揮責任督學的作用,開展春季開學、中小學生欺凌防治、教師隊伍建設、疫情防控、“雙減”等工作督導累計12輪,強化教育教學規范管理,榮獲教育部頒發的“2020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實施縣級優秀單位”。
(8)群眾體育蓬勃開展。一是積極組織參與各級各類賽事。舉辦全縣籃球賽、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等賽事活動8場,共3000余人次參加;舉辦省級賽事2場,分別為省乒乓球協會會員段位大賽、環鄱陽湖自行車精英賽,吸引全省560多名運動員前來參賽。積極組隊參與市第九屆運動會、百縣足球、籃球、田徑運動會,均獲得優秀名次。二是培養青少年體育運動苗子。向省體校輸送摔跤運動苗子1名,向省體工隊輸送摔跤運動苗子2名,彭建宇和曾子遜兩名學生均獲得國家二級運動員榮譽稱號。三是推進體育運動場地建設。打造縣鍛壓廠健身示范社區,為37個鄉村和社區安裝體育健身器材各1組,為湖澤鎮水川村和操場鄉井塘村爭取20萬資金建設健身場地,為縣人民武裝部安裝14件健身器械,滅殺了體育中心體育場草坪上的紅火蟻。
六、存在的問題
1、該單位沒有將整體支出的績效目標細化分解為具體的工作任務和可衡量的指標值予以體現。
2、預算編制不準確。預算編制與實際支出存在較大差異,特別是基本支出預算與實際支出差異較大。要嚴格按需求編制和細化,保證預算編制的準確性。
3、項目支出情況不明確。由于預算編制不準確,造成支出不明確,全年項目實際支出14772.29萬元,與年初預算安排項目支出14001.68萬元差距較大,追加項目支出情況不明。
4、正常運行經費和項目支出沒有分賬核算,掩蓋了基本支出擠占目支出的問題?;局С鲱A算497.9萬元, 實際支出1686.46萬元,實際支出超過預算1188.56萬元,人員經費和公用經費均超過預算占用項目支出。
5、會計基礎工作需加強。分宜教育體育局核算工作需加強,項目支出與行政運行經費混在一起核算,未遵守財政專項資金專賬核算,??顚S玫囊幎?。
七、工作建議
1、加強預算編制工作。要嚴格按需求編制和細化預算,保證預算編制的準確性,使有限的財政資金充分發揮作用。
2、部門整體支出績效目標需進一步細化。依據本部門實際工作需要,開展業務工作產生的相關經費和部門職能及當年度工作規劃等進行目標設定,將財政預算資金分配使用細化到目標值,有利于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工作的開展。
3、按照預算規定的項目和用途嚴格財務審核,經費支出嚴格按照預算規定項目的財務支出內容進行財務核算,在預算金額內嚴格控制費用的支出。
4、加強財政專項資金的管理,項目資金要按進度申請撥入和支付,以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嚴格按照財政專項資金管理要求管理專項資金,杜絕挪用和擠占專項資金。
5、內控制度需進一步完善。預算財務分析常態化,定期做好預算支出財務分析,防止和減少超出預算支出,做好部門整體支出預算評價工作。
6、加強會計基礎工作。建立健全了財務管理制度,固定資產管理制度,費用報銷規程等制度。機關正常運行經費和項目支出要分賬核算,嚴格遵守財政專項資金管理要求。完善會計信息披露和會計核算的準確性。
7、對本單位固定資產進行全面清產核資,嚴格區分在用固定資產和未用固定資產,對因到期未使用應報毀的固定資產及時處置,同時對新購置的固定資產要及時入賬。
附件:1、分宜縣教育體育局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表(一)
2、分宜縣教育體育局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表(二)
3、分宜縣教育體育局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表(三)
江西大信誠信會計師事務所 負 責 人:鐘小兵
有限責任公司新余分所 評價人員:鐘小兵、章昕
江 西 ? 新 余
二〇二二年十月二十日